10月28日课程思政公开课取得良好效果。11月8日下午,石油与化工学院在12栋教学楼312教室组织教师参加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公开课听课活动。公开课由学院物理化学课程团队高健教授主讲。
公开课中,高健教授给学生讲授水的相图,引导学生从面、线、点三个方面认识水的相图;同时,采用用案例式教学方法用相图解释生成生活中的现象,从冬奥会上滑冰运动员的冰刀鞋到北方大雪路上的车辙,从生活中的衣服晾晒到真空冷冻干燥技术,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;用相图中过冷水的相线解释西藏战士拧开瓶盖水瞬间成冰的现象,引导学生向在恶劣环境中依然坚守祖国的人民解放军致敬。在讲到水的三相点时,高教授特别介绍了我国物理化学宗师黄子卿教授。在战乱年代的1938年,黄子卿教授准确测定水的三相点,并多次拒绝国外邀请,不惜余力地为我国的化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。教育学生向黄子卿教授致敬,做爱国敬业之人。
课后,听课教师积极评课,老师们纷纷表示高教授本节课中课程思政融入点挖掘非常好,没有强行插入也不生搬硬套,学生自然接受。
该院党委书记黄瑜也参加了听课评课活动,并特别表扬物理化学课程团队,号召学院其他课程团队向该团队学习取经,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融入要素,落实专业课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。
高健教授上课